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刊发罗乾宜署名文章
时间:2025-10-02    来源: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

近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杂志2025年第10期刊发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罗乾宜署名文章《以思政工作凝聚澎湃动能》。全文分享如下——

以思政工作凝聚澎湃动能

罗乾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近年来,中国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坚持政治引领、突出价值感召、注重团结鼓劲,推动思政工作提质增效,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勇立时代潮头,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装备制造集团凝聚澎湃动能。

坚持政治引领,在固本培元中筑牢思想根基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充分发挥党的领导这一最大政治优势,将党的领导贯穿工作机制健全、理论武装深化、人才队伍建设各环节,为思想政治工作强根固本。

充分发挥党的领导作用。强化党组(党委)主体责任,完善党组(党委)统一领导、宣传部门组织协调、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分工负责、干部职工共同参与的思想政治工作大格局。通过党组(党委)会、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党员大会、党小组会等机制,将思想政治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实、同推进,不断增强干部职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助推思想政治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建立健全思想政治工作责任制,以思想政治工作实施办法为基本遵循,配套制定集团公司《思想政治工作责任清单》《关于进一步提升党员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养的责任清单》“两张清单”,明确落实措施、推进步骤和考核标准,切实提升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

面向集团党员干部职工讲授专题党课

构建完善理论武装机制。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思考、决策的源头活水和逻辑起点,持续完善“第一议题”“纵到底、横到边”各级党组织全覆盖学习贯彻体系,“传达学习有载体、研究部署有目标、贯彻落实有举措、督查考核有结果”的“四有”机制巩固深化、运行有效,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建立健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联动集团公司党组、企业党委、基层党支部,覆盖领导人员、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职工的“135”学习体系,以党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重引领”,以中央企业、机械行业、集团公司内部各级党建政研课题研究“夯根基”,课题多次荣获央企党建政研会年度课题研究成果一等奖。注重发挥“头雁”效应,集团公司党组带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白鹤滩水电站首批机组投产发电的贺信精神,多篇党组及成员署名理论文章在多家党报党刊发表。

持续强化人才队伍建设。配齐配强思想政治工作骨干队伍,做好“通讯员队伍”“网评员队伍”“融媒体创新队伍”“文化专员”“宣讲队员”“志愿服务工作队伍”6支队伍建设,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来”培训,带领工作队伍“走出去”交流,让骨干人员“沉下去”实践。依托东汽精神教育基地、展厅展览“练把式”,在基层车间、战新产业一线“学本领”,努力培养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家里手。坚持把党员干部培养为企业骨干,把企业骨干发展为党员,培养一大批既懂生产经营管理又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的综合型干部,引导他们积极带头、以身作则践行“政治要强、视野要广、标准要高、行动要快、精神要足、自律要严”的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领导人员作风“六要”,以高度的大局意识、协同意识凝聚各方力量,激发干事创业内在动力。

突出价值感召,在薪火相传中牢记初心使命

赓续宝贵红色基因、建设特色企业文化是新时代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效的突破口和创新点。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坚持擦亮鲜明底色,用“东汽精神”铸魂,用“东方心”党建品牌立心,用“同·创”文化塑行,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做排头兵”“走在前列”。

东汽精神文化周启动仪式暨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品牌之夜

用“东汽精神”铸魂。坚持学理化研究、故事化传播、品牌化宣传、常态化赋能,打造独特印记、凝聚共同价值,塑造一群“有东汽精神的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人”。建好用好“东汽精神”研究会,联合高校、研究智库开展学理研究,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泰山压顶不弯腰、奋力拼搏、迎难克艰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挖掘“东汽精神”深层内涵。编撰《创业》《奋斗》《跨越》《传承》文化四部曲,创作文献纪录片《东方》,开展专题巡回演讲,讲活身边人身边事,丰富中国工业制造自信自立自强的生动样本。打造东电印迹工业历史文化园、东锅跡忆园、“东汽精神”文化广场、东重环湖同行文化长廊、同心“核”力文化园5个“东汽精神”教育基地,在中国品牌日之际策划“东汽精神”文化周活动,形成具有鲜明标识度和强大感召力的企业文化品牌。开展党建引领战新产业合力攻坚动员会,引导干部职工以强烈创新精神、市场意识以及不服输的拼搏劲头冲锋在前、唯旗是夺。

用“东方心”党建品牌“立心”。作为中央管理的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在三线建设中孕育、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在新时代不断壮大,红色基因融入血脉,红色信仰生生不息。创建“东方心”党建品牌和“1131N”党建工作体系。制定实施党建“三年攀高计划”,实施“硬核”“熔炉”“星光”“聚力”“汇流”“清风”六大工程,不断擦亮鲜明底色,锚定共同奋斗方向与组织保障,让全集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干有方向、行有参照,当好高端装备制造高质量发展排头兵,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同频共振。

用“ 同· 创”文化理念共识“ 塑行” 。基于历史积淀、立足当前现状、面向未来发展,提炼发布“同·创”文化体系,明确企业使命愿景,塑造“共创价值 共享成功”的核心价值观,用“同一个团队、同一个目标、同一个梦想”凝聚信念,用“持续创新、价值创造、共创共享”汇聚动能,彰显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人“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的可贵品质。在此基础上实施文化落地三大行动,推动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开展“常态宣贯+共识”行动,制作发布《同·创文化手册》《企业视觉识别系统手册》,统一规范企业办公场所文化内容展示和文化墙设计。组织8场文化共识活动、4场文化路演,常态化开展文化深植。开展“文化理念+行为”行动,发布《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人行为六则》,组织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同·创”杯系列文体活动及企业开放日,使干部职工产生心理共鸣、行为共识。开展“企业文化+品牌”行动,将“同·创”文化纳入企业首批品牌资产目录,设计运用原创吉祥物动力宝,打造有朝气、有力量的企业IP形象。

注重团结鼓劲,在春风化雨中凝聚奋进力量

正能量必须形成大流量,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有到达率、影响力。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坚持走好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职工实事,用职工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品牌传播,营造团结稳定鼓劲良好舆论氛围。

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对外构建覆盖《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中央主要媒体,重要行业、地方媒体以及正能量网络大咖的“3+N+Z”品牌传播模式,对内构建“965”融媒体矩阵,在央企播发品牌形象宣传短片,参与《信物百年》《大国基石》《智造中国》等大型专题节目,策划“重器山河行”系列大型融媒活动,聚焦科技创新成果连续五年被评为“央企十大国之重器”开展报道,努力实现“国家战略深度践行、行业话语权强化、区域影响力扎根、社会价值破圈”。作为最早“走出去”的中央企业之一,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高质量运营脸书等海外社交媒体,积极参与海外公益活动,在乌兹别克斯坦开展海外开放日,建立“丝路书屋—中国书架”,扎实推进跨文化交流,《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连续三年向加尔各答残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心进行公益捐赠》入选“ESG云接力”央企ESG典型案例,《“东方蓝”将乌兹的黄沙戈壁变身“希望之海”》获评中国企业国际形象建设案例征集活动优秀案例。

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入实施“五青工程”,弘扬“企业家精神”,开展“两优一先”“劳动模范”“十大杰出青年”等评选表彰,组织开展新时代东汽精神楷模发布宣传活动,深化干部职工思想道德素养提升行动、青年精神素养提升工程,营造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浓厚氛围。近三年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1人被授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称号,1人当选“大国工匠年度人物”,2人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2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个集体荣获全国工人先锋号,“东电印迹”工业历史文化园入选国家文物局、工信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获评中央企业工业文化遗产、中央企业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合理解决干部职工诉求。以朴素的为民情怀、过硬的作风建设积极推动“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长效化、常态化推进,形成集团公司、各所属企业党委、各基层党支部三级办实事清单,实施挂图作战、逐项销号,近3年完成433项办实事项目。在传承好经验好做法的基础上,打造特色思政品牌,探索形成“三化、四定、五必访、六必谈”工作法(简称“3456”工作法)。明确“三化”总要求,做到对象全员化、管理精准化和载体信息化;探索“四定”思想动态网络调研,做到定性设置问卷、定量分析结果、定点发现问题、定向反馈处置;五必访、六必谈持续推进春风化雨、暖人暖心。实施过程中,探索工作闭环机制,推动更加科学规范实施,让干部职工愿望呼声实现“指尖上的传递”,打造“有态度”“有厚度”“有温度”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