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

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十四五”东方答卷 | 驭风前行 以创新引领风电新时代
时间:2025-11-10    来源: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

在“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指引下,我国绿色低碳发展举世瞩目,“十四五”以来,我国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风电装机规模连续15年稳居世界第一,风电产业发展迅速,实现高质量跃升。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集团深度参与这场全球低碳转型,交出了一份高质量发展答卷,为国家能源战略注入了强劲的绿色动能。


海上技术突围,从“跟跑”变“领跑”

福建,作为我国海上风电发展的前沿阵地,拥有得天独厚的海上风能资源,建有我国首个全产业链海上风电产业园,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福建基地是其中的“智造引擎”——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自主研发的10兆瓦、13兆瓦、18兆瓦及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相继在此下线,持续刷新亚太乃至全球海上风电装备纪录,成为全球风电装备领域的新标杆。

“要干就干最大的、最难的!”这是国家卓越工程师、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风电首席专家贺建华的信念,更是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的态度。

要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不能仅靠渐进式改良,必须通过跨代开发,完成全产业链的更新换代,才能真正实现“弯道超车”。“十四五”期间,在一路攀登更高峰的征程中,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从未停下步伐,先后开发出亚洲首台13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全球当时最大18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并两次入选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齿轮箱团队正在讨论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齿轮箱方案

2023年8月,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正式立项研发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向技术“无人区”发起挑战。项目之初,研发团队在多次计算论证后,发现按照现有设计、工艺和生产能力,国内外主流热处理及精加工齿设备仅适配4米以下齿轮箱,对应的风电机组最大功率是18-20兆瓦风电机组。

东方风电高级工程师王红贤回忆道:“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的叶轮直径将超过300米,它产生的载荷已远远超出当前齿轮箱的承载范围。”

为了突破这一难题,研发团队重构技术参数,经过无数次试验与改进,开展多项创新技术的协同应用,最终成功将齿圈直径精准控制在4米以内,圆满攻克装备关、精度关、工艺关等难关。

“在机组发电机方面,与18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相比,26兆瓦级风电机组的扭矩增加67%、电机振动值降低36.8%、温升降低5.9%。”东方电机26兆瓦级风电电机主任设计段志强提及这一突破还记忆犹新。

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

在新一代主控系统方面,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凭借毫秒级功率响应能力,可精准匹配海上风速波动,确保不同海况下的发电效率与稳定性。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的变桨系统能够有效抵御海上高盐雾、强腐蚀环境侵蚀,显著延长核心部件使用寿命。”东方自控工程技术中心工程设计一所所长孟广松如是说。这两项技术大幅提升了大兆瓦海上风电机组在极端风况下的安全性,共同构筑起这一“国之重器”稳定运行的核心电控屏障。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26兆瓦海上风电叶片顺利通过静力测试

伴随着风电机组的突破,捕获风能的“御风之翼”也在同步跨越。为匹配大容量机组,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全尺寸叶片试验台其建成投用,具备20兆瓦以上、160米以上级叶片的测试能力,相继推出多款百米级叶片,为风电装备的自主创新提供了关键保障。

今年10月29日,全球最大26兆瓦级海上风电机组在山东东营风电装备测试认证创新基地成功并网发电,刷新了全球已并网风机的单机容量与叶轮直径两项纪录,标志着我国在全球海上风电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处于领先地位。从“十四五”开局之际的10兆瓦,到收官之年的26兆瓦级,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在海上风电领域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

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300余项发明专利的硬核支撑,是1位国家卓越工程师、7位国家级专家、15位省部级学科带头人、两届全国青年文明号团队组成的人才雁阵,是每一个研发人员深夜实验室里的坚守。

攀登陆上高峰,在“世界屋脊”竖起东方标杆

西藏,被誉为“世界屋脊”,得天独厚的风能资源使其成为理想的风电宝库。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以产业报国初心融入西藏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大局,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国家队作用,持续深化高原风电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让更多“东方风机”扎根雪域高原。

西藏那曲色尼区100兆瓦风电项目

应对陆上风电高峰,也就意味着直面高原缺氧、严寒气候和强烈紫外线等恶劣自然环境,这对施工人员和风电机组性能都构成了巨大挑战。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深入研判高原山地的气候与地理特征,通过持续的技术迭代与优化,打造出一套成熟可靠的高原山地风电系统解决方案,深度融入西藏清洁能源建设,为雪域高原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动力,在“世界屋脊”竖起标杆。

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项目

针对超高海拔地区空气稀薄、湿度低、温差大、雷暴多等特殊工况,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研发应用了多项创新技术:运用自主研发的“风能智选”数字化平台、智能运维系统和一体化运输吊装技术,全面提升机组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 2021年12月,世界最高海拔风电场——西藏措美哲古分散式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2024年1月,超高海拔地区规模最大项目——西藏那曲欧玛亭嘎100兆瓦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发电;

▶ 2025年8月,藏东南首个风电装备制造基地——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高海拔风电产业基地(西藏昌都)全面建成。

目前,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3500米至5500米超高海拔风电技术已成功应用于近600台机组,在西藏高海拔风机市场占有率高达90%。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西藏昌都基地

“这些在世界屋脊上巍然屹立的东方风机展现出‘身体棒、不缺氧、无高反’的卓越特性,为高海拔地区的能源转型提供了坚实的东方方案。”东方风电装调工黄斌十分自豪,他见证了一个个项目从无到有,成为支撑地方发展的重要力量的发展历程。

融入当地发展,在新疆大地跑出“东方速度”

新疆,是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西北边陲的风电热土。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积极响应国家能源革命号召,聚焦“立足新疆、辐射西北、走向中亚”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自身雄厚的技术和产业优势,在新疆建设了多个主机和叶片制造基地,并持续打造百万千瓦级风场,为新疆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东方”力量。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新疆基地

2022年,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在新疆木垒县建设打造年产百万千瓦的风电主机和叶片制造基地。从2024年4月开工,到9月投产,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见效”的“东方速度”。

回想初到木垒的日子,东方新疆新能副总经理李文博感慨万千:“当时,木垒县没有一家规模百人以上的工业企业。”经过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3年的精心打造,目前,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风电木垒基地占地已超过1000余亩,具备了500万千瓦风电主机及叶片生产制造能力,吸引了700余名少数民族群众成为了现代化产业技术工人,助力木垒县实现从传统农牧业到先进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

2024年,国内单体容量最大的山地风场项目——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木垒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开工。面对年均有效施工周期仅6个月、横跨200平方公里无人区、90%花岗岩地质等极端条件,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项目团队在新疆大地上再一次跑出了“当年开工、当年并网”的“东方速度”。

项目建设期间,充分带动就业超1000人,并吸引了从塔筒、电气、主轴到齿轮箱各部件相关上下游配套设备厂家落户木垒县。

当300个勘测适宜机位最终化为124个最优坐标,162公里运输长龙劈山开路,零下20摄氏度的极寒冻不住热血,这座矗立于花岗岩层上的“钢铁长城”,在天山脚下刻下中国新能源的又一坐标。

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布尔津)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

2025年,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新疆布尔津主机基地、若羌叶片基地双双投产,打造的木垒100万千瓦科技创新实验风场项目、布尔津100万千瓦风电项目即将全面建成。

至此,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的叶片产业已完成全国主要风资源区的战略布局,规划年产能达2450套,累计交付叶片超15000套,市场占有率跻身行业前五,成为整机交付与市场拓展的坚实保障。

无论是风景如画的“我的阿勒泰”,还是中国最大沙漠中的“楼兰若羌古国”,bifa·必发(中国)唯一官方网站持续探索风资源“投、建、营、转”一体化模式,构建“装备制造+资源开发”双轮驱动格局,深度融入西部大开发和新一轮能源革命。

热点推荐